Search

#心如止水 還是 #心如泥水
#給不小心就想太多的你 #禪習慣
 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心如止水 還是 #心如泥水
#給不小心就想太多的你 #禪習慣
 
 擔心、不安、焦慮、悲傷、嫉妒、憤怒,感覺像是要被湧上的情緒牽著鼻子走或吞沒時,請想起接下來我要告訴各位的杯子故事。
 
 請試著想像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水跟泥土,再用筷子旋轉攪拌的的樣子。攪拌時,杯子中的透明度會喪失,把杯子舉到與眼睛齊平,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進去,都很難辨別出裡面到底裝了什麼。
 
 在此,請試著將杯子放在平穩的場所靜置一會兒。
 
 被攪拌而混成一團的泥水,在稍微等待的期間中,水波會一點一滴平靜下來,重新回覆成平穩的模樣。而隨著時間的經過,重的東西會往下沉,就能看清楚杯中的內容物了。
 
 這被攪拌的泥水,正是我們心靈的狀態。
 
 我們在日常中,不知何時會有情緒,不論是想放下還是執著,總是反覆在應對湧上的情緒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心就像被攪拌的杯中泥水一樣混沌。
 
 若總是如泥水狀態,視野沒有變清楚的瞬間,當然就會搞不清楚自己的本心到底在哪裡?想珍視些什麼?是對湧上的情緒做出了什麼反應心靈才會紛亂不堪?
 
 因此,我們必須先暫時把杯子靜置一段時間,讓心鎮定下來。
 
 其實,靜置杯子這個動作正是坐禪。
 
 坐禪的方法有好幾種,但基本上就如坐禪字面上的意思。坐在安定的土地(大地)上。
 
 首先坐下,就跟靜置杯子一樣,讓心平靜下來。一旦心靈的波動靜了下來,就會像是知道杯子中有水跟泥土一樣,也會明白自己現在最在意什麼?在想什麼?在擔心著什麼?
 
 而且注視杯中時,也會發現泥土中混雜有枯葉與小蟲。感覺就像是遇見了日常中看漏了的、自己真正的心情。
 
 能看清心靈如混沌泥水時看不見事物,這就是坐禪。
 
 我在講課與演講時,為了讓大家對坐禪有親近感,經常會以這個杯子的例子為比喻來說明坐禪。

 最近,以前曾聽過這故事的女性坦率地跟我說:「其實那時聽到杯子的故事時,我心情就變得非常輕鬆。」
 
 突然冒出不安的時候、煩躁的時候、悲傷的時候、快被強烈的情緒擊潰的時候,只要想著「沒問題的。我現在只是處於泥水中罷了。」心情就會平靜下來,據說還能避免情緒失控。
 
 現在資訊的流通速度很快,讓人傾向尋求立刻就有答案,但請靜置杯子,直到答案出來前,就這樣悠閒等待吧。
 
 坐禪無法教會我們一切。藉由坐禪、與自己對話,就能整理心靈、感受與他人的連結,能珍視自己與自己的人生。
 
 對此需要花點時間。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,重要的是要持續下去。之後就會知道你現在所想要的答案了。
 
 怎麼都找不到答案的時候,或許是泥水中泥土的分量多了些。請這麼想著,並耐心地等待杯中變澄淨吧。
 
--
 
🟧本文摘錄自《給不小心就想太多的你:49個正念禪語錄,擔心事瞬間消失》,作者 #松原正樹 為日本千葉富津市的臨濟宗妙心寺擔任住持。此外,他本身也具有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學碩士、宗教學博士之學位。曾任柏克萊加大之佛教學研究所、史丹佛大學HO佛教學研究所研究員。除住持工作外,他曾在Google本社講授「禪」與「茶道」,大受正念界所矚目。期許自己成為「禪與正念」之間的橋樑。
 
🏷 閱讀好書:https://tinyurl.com/y5b3v5pw
🏷 世茂.世潮.閱讀心得分享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是丁郁芙、蘇益賢臨床心理師。致力於推廣易懂、實用且有科學基礎的心理學給更多人知道。如有合作需求,歡迎來信、來訊討論。
View all posts